碧螺春白色成分解析,為什么會有白色?
碧螺春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因其產于江蘇蘇州太湖西山東麓,葉子細嫩,狀如碧螺而得名。其茶湯顏色清澈明亮,但有少量白色成分懸浮其中,這是什么原因呢?
碧螺春中的白色成分主要是氨基酸和茶氨酸。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成分,而茶氨酸是一種特殊的氨基酸,只存在于茶葉中。這些白色成分在制茶的過程中,主要通過輕輕揉捻和溫度的升降而釋放出來。
在制茶的過程中,碧螺春的制作方法獨特,采用“抖,挑,掃,掐,回”五個步驟,使得茶葉保持了更多的氨基酸和茶氨酸。此外,由于碧螺春采摘的茶葉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以及在制茶的過程中對茶葉的處理盡量保持葉片完整,這也促進了茶葉中氨基酸和茶氨酸的釋放。
而為什么這些氨基酸和茶氨酸會導致茶湯中出現白色的懸浮物呢?這是因為當茶葉中的氨基酸和茶氨酸遇到水后,會發生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氨基酸鹽和茶氨酸鹽,這些鹽類因為在水中不易溶解而形成白色懸浮物。
總之,碧螺春茶湯中的白色懸浮物是茶葉中氨基酸和茶氨酸等成分在制作過程中釋放出來,然后在水中形成的鹽類懸浮物。雖然這些懸浮物看起來有些奇怪,但卻是茶葉中珍貴的成分,對于茶葉的口感和香氣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上一篇:
品讀經典詩文,了解龍井茶的魅力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