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為什么要揉成一團?探秘制作過程!
碧螺春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于江蘇蘇州太湖西南的吳山。它的制作過程經歷“殺青,揉捻,干燥”三個步驟。其中,揉捻是制作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而將碧螺春揉成一團則是為了讓茶葉更加美觀,香氣更濃郁。
制作碧螺春的第一步是將采摘回來的嫩葉放入鍋中,炒制至出現“三鳴”(即顏色,香味,響聲出現)。炒制過程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時間,過度炒制會破壞茶葉的細胞結構,影響茶葉質量。
接下來是揉捻過程。將炒制好的茶葉放入揉捻機中,機器會將茶葉揉成一團。揉捻的目的是使茶葉內部的汁液充分揮發,讓茶葉更加柔軟濕潤,便于卷曲,也方便汁液的滲透。揉捻的時間和力度需要經過多次嘗試,掌握好后才能將茶葉揉捻成理想的形狀。
最后一步是干燥。將揉捻好的茶葉放入烘干機中,控制好溫度和時間,讓茶葉完全干燥。干燥的過程中還需不斷翻動茶葉,以保證干燥均勻。
如此一來,一份香氣撲鼻的碧螺春就制作好了。將揉捻好的茶葉揉成一團是為了讓細長的茶葉更加美觀,也方便保存和運輸。此外,揉捻過程中還需掌握好力度和時間,以保證茶葉的質量和口感。只有經過精細的揉捻和烘干過程,才能制作出口感細膩,香氣濃郁的碧螺春。
在品嘗碧螺春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茶葉的形狀是“雀舌形”,每片茶葉都卷曲成一團,顏色呈現出深綠色,茶湯清澈明亮,口感鮮爽回甘。這都離不開制作過程中的揉捻步驟,以及將茶葉揉成一團的精細技藝。
總而言之,制作碧螺春的過程中,揉捻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將茶葉揉成一團是為了讓其更加美觀,便于保存和運輸,也為茶葉的口感和香氣提供了保障。只有掌握好揉捻的時間和力度,才能制作出品質優良的碧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