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手制茶:品味浙江傳統工藝的獨特香韻
碧螺春的由來
碧螺春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起源于浙江紫陽山區,距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相傳在明朝萬歷年間,蘇州平江一位叫姚汝能的茶農,在琳瑯滿目的茶葉中,從紫陽山區選出了一株葉型獨特、形似碧螺的茶樹,將其采摘烘制成茶葉,其香氣濃郁、滋味鮮爽,得到了人們的一致好評。從此,這種茶葉就被命名為“碧螺春”。
“品碧螺春,香氣清雅,回味悠長,茶性溫和。其中手制的更是別有一番韻味。”
手制茶的制作過程
手制茶是浙江傳統工藝中的一種,制作過程主要包括摘采、萎凋、揉捻、烘干幾個步驟。在這個過程中,每個環節都需要嚴格掌握好時間和溫度,才能保證茶葉的品質和口感。
首先是摘采,只有選擇當年春季新芽完全展開的茶芽,才能制成優質的碧螺春。然后將茶葉進行萎凋,讓其含水分慢慢散失,變得柔軟有韌性。接下來是揉捻,通過手工揉捻讓茶葉逐漸成形,同時釋放出茶葉的香氣。最后進行烘干,讓茶葉內部的水分完全揮發,保持茶葉的干燥狀態。
品味碧螺春的獨特香韻
品嘗碧螺春茶葉時,首先可以聞其香氣,其香清雅,如蘭如菊,甘醇芳香。接著先品其湯色,湯色翠綠明亮,鮮艷欲滴。再品茶味,口感鮮爽、醇厚,回味悠長。其中手制碧螺春更是獨具韻味,茶湯清亮,味道更加濃郁,香氣更加持久。
碧螺春是中國茶葉文化的珍品之一,它不僅代表著中國傳統茶葉制作工藝的精髓,更展現了浙江茶文化的豐富內涵。品嘗碧螺春,不僅是一種味覺上的享受,更是一種文化上的體驗。
下一篇:
母樹大紅袍:來歷、功效、價格,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