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詩歌賞析:探尋這款名茶的歷史與品味
碧螺春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于江蘇蘇州市太湖邊的東山嶺。其歷史可追溯至明朝,是中國最古老的綠茶品種之一。
在詩歌中,碧螺春被贊譽為“香氣蜜韻迷人”,“清香透亮品遠佳”,“滋味濃醇回甘好”,足以見得其品質之高。唐代詩人王之渙就曾在《涼州詞》中寫到: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碧螺春,香氣蜜韻迷人,清香透亮品遠佳。
這首詩形容了涼州孤城的景色和羌笛悠揚的音樂,最后以碧螺春來為詩畫龍點睛。由此可見碧螺春在唐代已經有了相當的知名度。
清代詩人袁枚也曾在《煮茶賦》中贊譽碧螺春的品質:“取明前早春三月,雨水初收,鳧鹥飛來。至於雨過霽天,乃采之,此所謂‘采時不待月,曲園自成春’也。煮功以火候輕,水溫不快,益以純泉煮之,則螺錢碧沉,香氣逼人。”
現代人喜歡品茶,也往往會選擇碧螺春。它的茶湯清亮,滋味濃醇,回甘爽口,茶香清新持久,讓人回味無窮。蘇州當地的茶藝師們會以碧螺春為原料,制作各種美食,如碧螺春冰淇淋,碧螺春月餅等,展現了其美食價值。
總之,碧螺春是中國綠茶的代表之一,其歷史悠久,品質卓越,深受廣大茶友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