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如何品鑒、制作及其歷史背景
品鑒
首先,品鑒碧螺春需要注重泡茶的水溫,最好為80°C-85°C之間。將3-5克的碧螺春放入壺中,加入熱水浸泡10秒后倒掉第一泡水,這泡水主要是為了清洗茶葉,去除茶葉表面的雜質。接下來,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決定泡制時間,一般每次可加10秒,最多不超過2-3分鐘。品鑒時可以注重觀察茶葉的色澤,芳香,滋味,回甘等方面。
制作
碧螺春的制作非常嚴格,需要經過采摘,萎凋,揉捻,烘干等多個工序。其中,揉捻環節是關鍵,需要將采摘下來的鮮葉揉捻成形,使得茶葉發酵均勻,口感更佳。烘干環節則需要控制火候,防止茶葉過度烘干,導致口感變差。
歷史背景
碧螺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當時有一位名叫許景澄的茶農,在采摘時意外發現了一些茶葉,它們的葉子都呈現出螺旋狀,于是便有了“碧螺春”這個名稱。后來,碧螺春被選為貢茶,并在國內外茶葉市場上廣受歡迎。
總結
如今,碧螺春已經成為國內外茶葉市場上的一種品牌,它具有清香高雅,口感濃郁等特點,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如果您還沒有嘗試過碧螺春,不妨嘗試一下,感受它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