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烏龍茶的由來及制作方法介紹
鐵觀音是中國福建省武夷山市特產的一種烏龍茶。據說,這種茶葉的由來可以追溯到明朝時期。當時,有位名叫王鐸的茶農在武夷山發現了一株茶樹,他認為這株茶樹的葉子形狀像鐵鉤,因此將其命名為“鐵觀音”。這株茶樹后來被移植到了武夷山其他地區,并逐漸流傳開來。
鐵觀音烏龍茶是一種半發酵茶,它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色澤金黃,滋味鮮爽。以下是鐵觀音烏龍茶的制作方法:
- 采摘:采摘鐵觀音茶需要選擇雨水充足的日子,在清晨或傍晚采摘,以保證茶葉的新鮮度。
- 萎凋:摘下的鐵觀音茶葉需要在室溫下放置2-3小時,使其水分逐漸散失,茶葉軟化變黃。
- 揉捻:將萎凋后的茶葉揉捻成條狀,這樣可以破壞細胞壁,釋放出茶汁。
- 發酵:揉捻后的茶葉需要放置在通風、濕度適中的環境中進行發酵,一般需要4-6小時。
- 炒青:經過發酵后的茶葉需要進行炒青,即將茶葉在高溫下翻炒,使之停止發酵,同時增加茶葉香氣。
- 定形:炒青后的茶葉需要放在低溫下進行干燥,這樣可以使茶葉保持形狀并減少水分含量。
- 分類:最后一步是將鐵觀音茶按照不同的等級進行分類,以便出售和飲用。
以上就是鐵觀音烏龍茶的由來及制作方法的介紹。鐵觀音烏龍茶因其獨特的口感和歷史淵源,已成為中國茶文化的代表之一,深受茶葉愛好者的喜愛。